当前位置:首页 > 各国风情 >

皇帝生育能力与王朝兴衰

日期:2015-12-18 类别:各国风情 浏览: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皇朝末期皇帝生育能力的急剧下降,关键原因应该是皇族男性继承人人口质量的一代代下降,为了早生孩子多生孩子,他们早婚早育,纵欲无度,原本优良骁勇的基因,渐渐变异了

古装大剧《芈月传》正在热播,作为宫斗戏,后宫内自然免不了各种打胎、溺婴、下毒等阴谋戏,一个皇室小朋友长大成人,简直就是一场“闯关”游戏,天真烂漫往前走,却不知道前方某处,埋伏着某个阴毒的太监、嬷嬷或者妃子,在等着取你小命。

《芈月传》之前,最火的宫斗戏是《甄嬛传》,也是围绕妃子的肚皮,折腾不休。想想也挺有意思:《芈月传》发生在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开始前的战国,《甄嬛传》则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帝国的故事,上下数千年,都免不了关于皇位继承人的残酷争斗。

是啊,怎么能免得了呢——皇帝拼命要多生孩子来确保江山永继,而妃子们则要努力确保自己的孩子继承大位。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也注定了后宫的云谲波诡、腥风血雨,考验着皇帝的智慧和身体,或者说,考验着皇帝的“肾功能”。



皇帝的“肾功能”,那是有巨大的个体差异的。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写道:“康熙皇帝统治了61年,死后还有18名皇子——18个合法接班的班子。可是到清末同光宣三帝,却连一个儿子也生不出来了。咸丰帝后妃成群,也只有一个最狡猾的慈禧替他生了个儿子,这也就耐人深思了……”

今天看来,确实奇怪——清朝最后三个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为何都不能生孩子?

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生的,仅仅当了三年皇上就去世了,享年19岁。他17岁大婚,有一个皇后,四个皇贵妃,还有众多宫女,然而,没有留下一点骨肉,慈禧太后只能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即位。光绪帝4岁继位,在位34年,他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只有一后二妃,这在清朝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他跟珍妃的爱情悲剧,更是广为人知,但他也无后。光绪病亡后,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溥仪就是著名的末代皇帝,他先后与琬容、文绣、谭玉龄、李玉琴和李淑贤结婚,都没有孩子。溥仪临终前,曾对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留下这样的遗言:

“我这一生,当过皇帝,也当了公民,归宿还好,现已走到尽头。有所悬念的是:第一条对不起党和国家,改造我这样一个人不容易。可是,我还没有什么贡献,我做的工作太少了。第二对不起你,我们结婚5年多,又把你一个人扔下了。我年岁大,体弱多病,既没能让你生下一男半女,又没留下长物,今后怎么办?”

溥仪没有孩子,是他的问题。他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在新中国成立后跟“皇帝”离婚了,再组家庭,生了儿子。



溥仪在抗战胜利之际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被特赦。他曾游故宫,迷惑自己为什么还要在紫禁城买票。不知道,当他再度踏过昔日皇宫螽斯门时,会不会万般感慨。

在他还是一个少年皇帝时,开始在宫内学骑自行车,为了骑车方便,将内廷部分街门和院落之门的门槛锯掉,其中包括螽斯门。

跟“芈”一样,“螽斯”也颇为生僻。其实,“螽斯”就是蝈蝈。螽斯门的典故源自《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诗中描述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皇宫内廷街门命名为“螽斯”,意在祈盼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这道门建于明朝,清代明后,紫禁城中名称颇多改变,“螽斯”没改。

人类习惯从天地万物中找一些吉祥的符号,来寄托自己的诉求。花椒就因为多子被视为吉祥之物,《诗经·唐风》称:“椒聊之实,藩衍盈升”,班固《西都赋》上还写道:“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涂墙壁,谓之椒房,希望自己也和花椒树一样繁殖力旺盛。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即为“椒房殿”,取温暖、芳香、多子之义。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高产”皇帝,例如康熙帝,史载共有子女55个,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35个儿子中,有24个长大成人获封皇子,另有11个早薨未及封;20个亲生女儿中,有8个女儿活到成人而受封公主,其他均未活过十四岁而早殇未及封;又如南北朝的陈宣帝陈顼,光儿子就生了42个,其中有名字的39个,3个早夭未留下名字记载,史料没有记载他生了多少个女儿,但凭他的生儿子水平,估计女儿也少不到哪里去;那位风流多情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子女高达59个,其中儿子30个,女儿29个,把他的儿女名字分列一下,就像瀑布一般的效果,当然,把他的妃子名字分布一下,也是如此——皇后、各种妃、婕妤、才人、美人……多达38人。

但令人意外的是,高居榜首的居然是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以80个子女傲视群帝。《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后宫有美女一万多,徽宗32子、34女。问题来了,加起来不是66人吗?其实,这66名子女是亡国之前的统计了,亡国之后,赵佶与嫔妃们被掳北上后,还是纵情床笫,他的女人们又给他生了19个孩子,但据考证,其中“六子八女”是赵佶的骨血,而“别有子女五人”则是金人的种。

椒房外就是“隔壁老王”,可悲而又可怜的赵佶,留给历史的最后形象,头上已无皇冠,只余一顶绿帽子。 



古代婴儿存活率低,人均寿命也短,皇帝要想自己有足够多的继承人来增加江山传承的保险系数,一个办法是找更多妃子,在数量上取胜,一个办法是早婚早育,在时间上取胜。所以皇帝的房事,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淫乐,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早生、多生、拼命生,但生下来,不一定能养得活。这跟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关(虽然皇室能够享有那个年代最好的医疗服务),更跟后宫的争斗相关。

明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恋母情结很深的皇帝,他16岁继位时,册封了一个妃子,这妃子名叫万贞儿,时年35岁,也就是说,这个万贵妃,足足比皇帝大了19岁。在当年,19岁,几乎是母子的年龄差距了,这是明朝历史上非常离奇的皇室婚姻。

但宪宗对这个比自己大19岁的万贵妃,爱得死去活来。原因是:万贞儿当年是他的保姆,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万贞儿不离不弃,彼此共过患难,这份情感,无可替代。另外,万贞儿也很有心计,《明史·后妃传》评价她说:“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稀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她是一个擅长揣摩男人心意的熟女,与宪宗同龄的十几岁的嫔妃,又怎么是她的对手?

37岁时,万贵妃生了一个儿子,高龄产妇。宪宗快喜疯了,但悲剧的是,十个月后,这个孩子夭折了,而且她此后再也没有怀孕。但她依然垄断着宪宗皇帝。所以大臣们急了,上奏折教皇帝怎么生孩子。但万贵妃也是狠角色,她沦为一个妒妇,自己生不了孩子,也让别的女人生不了,千方百计让怀孕的嫔妃流产,《明史·后妃传》说:“饮药伤坠者无数”。

宪宗继承人朱祐樘即后来的明孝宗,能够长大成人并继承皇位,简直是一部传奇史。朱祐樘的母亲纪氏怀孕后,万贵妃命婢女让她服堕胎药,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贵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在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太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才被宪宗知道,当他看到因长期幽禁而瘦弱不堪的儿子,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朱祐樘就安全了。万贵妃表示要带这孩子,大臣们心想那岂不是送死,上奏说不行,为了孩子身心健康,还是得跟母亲在一起。万贵妃恨碎了牙,不久就把纪妃害死了。皇太后要留住这根独苗,于是亲自抚养朱祐樘。某一天,万贵妃请朱祐樘吃饭,太后叮嘱他不要吃,于是这孩子到了万贵妃宫,礼貌地拒绝了:我已经吃饱了……

所幸,他17岁的时候,万贵妃死了,宪宗对万贵妃是真爱,悲伤过度,几个月后也死了。朱祐樘这才真正安全了。

朱祐樘是个好皇帝,缔造了“弘治中兴”,遗憾的是,因为幼年生活坎坷,一直体弱多病,当皇帝后励精图治,结果身体被压垮了,只活到36岁。



皇帝的出生,总是被各种神化。满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曾被记载是其母因为吞下雀卵怀孕后生下了他,另一种白纸黑字的记载是:其母怀孕十三月而生下了他。虽然这些并不可信,但努尔哈赤确实生而不凡,是一个虎虎有生气的男子。他长年驰骋疆场,历尽磨难,依然生了16个儿子、8个女儿。估计他很难想象:300多年后,他的后人,居然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不仅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悲哀,汉朝、明朝……很多皇族到了末期,都面临着生不出儿子没有接班人的困境,跟开国时期元气沛然、子女精壮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皇朝末期皇帝生育能力的急剧下降,关键原因应该是皇族男性继承人人口质量的一代代下降,为了早生孩子多生孩子,他们早婚早育,纵欲无度,原本优良骁勇的基因,渐渐变异了。

军统特务沈醉被新中国特赦后,曾与溥仪共事,他在回忆中,透露了溥仪不育的秘密:在溥仪尚未成年时,太监怕他跑出去,就把比“皇上”大不少的宫女推倒在他床上,有时两三个宫女在床上教他干坏事。他第二天精疲力竭,见到太阳都是白的。太监不会让他休养生息,而是找来壮阳药给他吃,但难敌如狼似虎的众多宫女……渐渐地,他被“废了”,等到他真正要结婚生子的年龄,年轻的身体内,那颗肾,早就衰老无力了。

清朝十二帝,同治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年仅19岁,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说死于天花,有说死于梅毒,有说死于疥疮……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他沉迷色欲,淘空了身子。

他们在深宫中受惑于阴毒的太监和淫荡的宫女,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长成了“病梅”,早已失去了先祖马上打天下、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与身板,失去江山,也是迟早的事。诚如唐德刚所言:“做皇帝、大独裁者,要日理万机,明察秋毫。那项繁重工作,岂是一个精气神皆孱,连个儿子也生不出的像溥仪先生那样的人,所能胜任的?”



溥仪死于肾癌,终结了中国封建王朝漫长的皇帝的肾的历史。

皇帝们的历史已经远去,但他们仍然在影响着今天的人们,比如各种号称源出宫廷的“补肾秘方”;又如《芈月传》,比如《甄嬛传》,可以预料,《XX传》还会继续拍下去,因为商人知道,这种将色欲与阴谋结合在一起的迷梦,能够有效激发今人的肾上腺素,让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艳羡皇帝的性福,浑然忘记了他们疲惫而灰败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