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户籍人口老龄化加深
日期:2016-03-29 类别:人口问题 浏览:
根据近日北京卫计委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2014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为301.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比上一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而在10-20年后,北京人口金字塔上人数最多的45-60岁组人群将陆续进入老年行列,这意味着,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人口负担正在逐步加重。
同样作为特大城市的上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根据上海的数据,到2014年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8.8%,也就是说每3人中就有1个60岁及以上老人。
但如果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京沪两地老龄化并没有如此严重,以北京为例,2014年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21.6万人,占1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5%。北京2013年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例为8.58%,在全国靠后。而这一比例最高的为重庆,达到了13.25%。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尹志刚指出,四川、重庆的外来人口较少,这导致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比较高。
而川渝两地要面临的是,其老年人抚养比在全国居前,这将意味着更为严峻的养老问题。
京沪居民预期寿命居全国前列
截至2009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26.6万,占户籍人口的18.2%,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8.8万,占户籍人口的13.6%。 而到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两成。
截至2014年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比上一年比例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认为,老龄化程度加深是发达大城市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他解释,随着经济的发展,京沪两地生育率下降,年轻人结婚意愿低。同时人口寿命变长,老龄化的程度自然就高了。
京沪两地户籍居民的预期寿命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根据北京卫计委的报告,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北京东西城,其期望寿命均超过84岁,与上海徐汇区、黄浦区基本持平,与香港(2013年)和日本东京(2013年)的水平相近。
但如果将外来人口计入,北京2014年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为14.9%,远低于户籍人口,但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尹志刚认为,仍需要注意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问题。因为流动人口的年龄也在增长,这部分流动人口将来是留在城市养老,还是回到农村养老并不可知。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进一步对生育政策做出调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
人口流出抬高川渝抚养比
如果说外来人口让京沪两地的养老可以“缓口气”,那么川渝两地则因人口流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以2013年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比例来看,最低的是西藏,只有5.17%,新疆也只有6.37%,青海和宁夏也分别只有7%左右,内蒙古只有8%左右。
但同样作为西部省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川渝两地也面临着老龄化程度严重的问题,重庆、四川2013年常驻人口中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比例分别为13%、12%左右,居全国第一、第二名。
而从老年人的抚养比(即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与15-64岁常住人口的比例)来看,川渝两地分别达到18.1%、18.6%,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一。而北京、上海该比例分别只有10.5%、13.3%。这也就是说,重庆5个工作的人,要养活一个老人。而北京是近10个年轻人养活1个老人。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丁金宏指出,实际上全国的人口流动会让京沪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但重庆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而且外出的大都是青年人。这导致重庆老年人比重大, 老年人抚养比高。
他指出,如果从全社会的角度,应该以常住人口来计算更为合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西部地区四川、重庆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问题就极易被忽略。”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