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国风情 >

中非人文交流鼓乐激昂

日期:2016-03-08 类别:各国风情 浏览:

600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在非洲东海岸牵起中非人文交流的纽带;600年后,中非人流交流的鼓乐声在亚非大陆上空再次热烈响起。

在刚刚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大支柱”,依托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为中非人文交流提出新规划,注入新动力。

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来诠释以往的中非友好交往再贴切不过。中非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许多当年在中国国内和坦桑尼亚纳钦圭阿营地接受中方培训的津巴布韦自由战士,至今仍会哼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

南非《公民报》网站援引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的话说,非洲与中国的关系建立在可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历史性关系基础上。南非《开普卫报》也认为,非洲与中国的友谊根植于“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牢固合作关系的长久历史之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新型”到“全面”,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昭示了新的时代内涵,其中也包含了从人文领域不断充实与丰富中非关系的深刻寓意。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以前中非经济关系发展迅速,而包括人文交往在内的其他领域相对落后。随着双方利益联系日益紧密,中非关系“全面升级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随着中非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人员交往日益频密,文化冲突和误解在所难免,文化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中非经济合作需要社会文化的认同,需要文化为媒。法国《费加罗报》观察到,中国此次对非援助主要以贷款方式资助包括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诸多合作计划。

根据此次公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的人文交流部分,中方将为非洲援建5所文化中心,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为非洲提供2000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和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每年组织200名非洲学者访华和500名非洲青年研修;每年培训1000名非洲新闻领域从业人员;支持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促进中非旅游合作。

作为中非关系发展的“五大支柱”之一,中非在文明上交流互鉴已被提升到战略层面,将成为中国对非合作的重要支点之一。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所讲,中非要加强文明对话、理念交流、文化互动;着力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等各界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通、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共同进步,让中非人民世代友好。

如今,中非人文交往的步伐快马加鞭,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截至2014年底,“中非民间友好行动”共在49个非洲国家开展141个项目,促进社会公益、帮扶弱势群体。“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落实顺利,3年内如期实施100个研究项目,中非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一对一”长期合作关系。“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邀请17个非洲国家的19名记者来华长期访问交流。“中非文化聚焦”、“中非文化人士互访”、“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顺利实施。45所孔子学院和24个孔子课堂落户。24个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此次,在约翰内斯堡一台名为《中非时刻》的晚会上,演员们奏响热烈欢快、富有浓郁非洲风情的歌曲《中非时刻》。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框架下,中非文化交流将与政治、经贸等领域一道,成为夯实中非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石。在希望的田野上,中非迎来彼此人文交流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