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国风情 >

印度五花八门的社会风俗(10)

日期:2014-12-22 类别:各国风情 浏览:

七、精神肉体

印度人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灵魂解脱,轻视肉体享受,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平衡,忽略外在物质需求的满足,强调“彼岸”精神生活,蔑视“此岸”世俗生活,崇尚自然随意,不喜强制拘束,重视人与神的关系,漠视人与人的关系。

印度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崇尚对人生终极归宿的不懈探索与思考,从而使印度文化深深打上了悲观的人生观和否定肉体、肯定精神解脱的价值观的印记。中国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古训,而印度人则有视身体为宗教超越之障碍,极度蔑视身体的传统。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对人生的基本看法都是相当悲观的,视身体为毫无价值的“臭皮囊”,视生命为痛苦的惩罚,都以极度限制肉体需求,甚至极端自我折磨来追求和实现“解脱”的最高理想。

在印度,不乏残酷虐待和折磨自己身体的事例。有的练瑜珈者一连几年以一种姿势静坐,食用树叶和野果,蓄意使每一感官迟钝,有的日复一日地正视太阳直至失明,有的赤身裸体躺在钉板上睡觉直至死去,有的抬起一臂或一腿直至萎缩残废,有的躺在大路上等待车来轧死,有的自埋于土中过好多年,有的赤脚在烧红的火炭上行走。在印度,也可以看到四海为家的苦行僧,以自己的游荡生活来体验宗教的教义,寻求灵魂和精神的解脱。

练瑜珈者

在印度,许多人看轻物质享受,崇尚甘贫乐道、返朴归真的生活。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极其简单。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纱丽称得上世界最简单的服装,仅是一块布,不需要任何裁剪。印度人喜欢赤脚,省去了鞋和袜子,城市居民喜欢穿拖鞋上街、逛商场、乘车。印度人素食者很多,印度肉食的制作方法和烹调技术很不发达,印度人的食器也不发达,吃饭不用刀叉用手抓,有些人盛饭不用碗碟用树叶,喝水不用杯子用瓢子。印度人拉撒也很随便,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甚至繁华闹市,到处都有人随地小便,即使在新德里外出,也不用担心厕所问题。

印度人不仅对人生持坦然态度,对死亡同样也持坦然态度。印度人是世界文明国家中对死亡探索最彻底的人,印度文化中的轮回和解脱理论就是关于死亡的学问。印度人对死亡赋予种种海市蜃楼般的美好概念,如解脱、涅槃、圆寂等。印度人正是通过对死亡的内心沉思,追求着永恒,这使印度人对死有一种更为达观、超越、深沉、平静的态度。

印度人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探索人与神的关系,从而淡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印度人对朋友一般不会好到如胶似漆的程度,和印度人较难建立信赖关系,但关系也不会坏到咬牙切齿、不共戴天的程度。印度人的人生目标是超越自我、与神明合一,他们的伦理道德是人道主义、兽道主义和神道主义的结合,不仅适用于人,而且适用于动物、植物和无生物。在矿物中,神处于睡眠状态,在植物中,神处于梦境,在动物中,神苏醒了,在人中,神变成了自我展现,在神-人中,完成了自我显现。印度人将伦理道德扩展到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使人神与自然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博爱。栖歇在神庙尖顶上的鹦鹉和停息在庭院荫凉处的牛群,都是人类的兄弟,是神的使者。

充满自信的印度人

印度人不仅否定肉体,而且喜欢否定的表达方式。印度人常常使用否定来表达肯定,否定式的表达往往比肯定表达有更为积极的意义。印度哲学和宗教中的许多概念不是用肯定方式界定的,而是用否定方式界定的。对某一事物的定义和解释,不是用肯定句子说它是什么,而是用一连串的否定句子说它不是什么。换言之,就是通过否定一切具体而特殊的属性,来肯定一般而普遍的属性。更甚者,印度人还对否定本身进行否定,大乘佛教中的空的概念就是一例,正所谓“空亦复空空更空”。

对人生终极归宿的不懈探索与思考,使印度人的抽象思维很发达,善于思辩,习惯思考普遍性原则,而忽视具体的特殊感知。印度人喜欢不受约束的空想,在现实与观念、事实与想象、此岸与彼岸之间不做严格的区分。印度人喜欢言谈,也善于言谈,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怯场,侃侃而谈,有时甚至夸夸其谈。印度人喜欢自由的生活,集团对个人的规范能力较弱,他们不仅喜欢自由思考,而且在行动上不喜欢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放任不羁,自由散漫,缺乏纪律,不喜欢秩序。

印度人把一切差异当作自然秩序来接受。他们趋于以一种普遍的标准和价值观对待外国人,既不特殊优待也不歧视。印度人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充满

了自信,在任何场合,都能做到镇定自若地坚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旁若无人地赤脚裸体行走,用手抓食,随地小便。

上一篇:印度美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