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看四川发展:常住人口增加3700万,男女性别比日趋平衡
日期:2021-07-08 类别:四川 浏览:
常住人口增加3700万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四川常住人口8367万人,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67万人相比,四川常住人口增加3700万人,增长79.28%,年平均增长率为0.88%。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四川人口总量不断增多,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其中1964~1982年人口增速大幅度提高。1982~1990年四川人口数量仍然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速已经出现下滑,从47.9%锐减至7.85%,有效地抑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
2016年初四川“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对提高四川生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从人口抽样调查情况看,四川出生人口在2016年、2017年、2018年都呈上升趋势。
▲四川历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量
人口总量增加的同时,四川男女性别比日趋平衡。
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显示,四川男性占人口总量的51.47%,女性为48.53%,人口性别比为106.05,此后人口性别比多年均处于上升趋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达到107.28的峰值,男女比例明显失衡。
四川男女性别比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之后迎来转折点,并持续下降。2020年四川人口性别比102.19,比全国低2.88。初步分析,近年来四川人口性别比下降,主要受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女性老龄人口比重大及四川“男女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等因素影响。
▲四川历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女性为100)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幅度
高出全国同期1.42个百分点
从1964年至2020年,四川小学文化水平人口经历了从提高到下降的过程。1964年四川每10万人中有28430人为小学文化水平,在1990年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同时,四川初中文化水平人口逐年增加,1964年四川每10万人中有3487人为初中文化水平,到2020年增加到31443人,超过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也逐渐提高,1964年四川每10万人中有1121人为高中文化水平,增加到2020年的13301人。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升趋势明显,从1964年每10万人中仅有284人,大幅上升到2020年的13267人。此外,四川文盲率从1964年的39.96%下降到2020年的3.98%。
▲四川历次人口普查每十万人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人口
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等因素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与1964年相比,2020年四川城镇人口增加427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814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47.01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出全国同期1.42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也由1964年的低8.58个百分点缩窄到2020年的低7.16个百分点。在全国城镇化进程放缓的情况下,四川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不断加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育水平的不断下降,四川的家庭规模正呈现户数增加、家庭户规模日益变小的趋势。家庭户规模从1953年的4.39人/户持续缩减到2020年的2.51人/户,平均每户减少1.88人。
▲四川历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波动中趋于平稳
四川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在2020年达到1417万人,占比16.93%,较1953年提高12.77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比下降较快,2020年为1347万人,占比16.1%,较1953年下降21.04个百分点;而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波动中趋于平稳,自1990年以来均保持在65%以上的水平。
在四川常住人口趋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0~14岁人数占比在1964年后出现明显下滑,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抚养孩子的成本随之上升,年轻人更倾向于晚婚晚育,更多家庭倾向于少生优生。
▲四川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
2020年,四川总抚养比已达49.32%,接近50%的数量型人口红利临界点,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减少,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即将消减,但四川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达5114万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同时,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职工退休年龄即将延迟、大批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创业就业以及教育的极大发展,四川人口结构性红利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