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口 > 内蒙古 >

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人口稳定发展 就业持续增长

日期:2014-11-11 类别:内蒙古 浏览:

人口稳定发展 就业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30年的内蒙古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有计划发展人口的战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妇女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低生育水平已经实现。在科学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内蒙古大力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良好,特别是“十五”以来,人口与劳动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解放初期,由于社会稳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内蒙古的出生水平非常高,再加上党的民族政策和“支援边疆、建设边疆”政策的引导,国家为加快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将内地的一些工业企业和工人及技术人员迁入到内蒙古,至使内蒙古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人口以平均4%的速度增长,是内蒙古有史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总人口从1947年的561.7万增加到1977年的1798.1万,30年增长2.2倍。这段时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是高迁移增长和高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通过自上而下的层层落实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进,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到上世纪末人口增长方式已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高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总人口由1978年的1823.4万人增加为2000年的2372.4万人,年均增长1.26%,大大低于之前的人口增长速度。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内蒙古人口出生率为12.1‰,死亡率为5.9‰,自然增长率为6.1‰,总和生育率为1.2人,总和生育率已远远低于更替水平,同时比同期的政策生育率还低0.2人,虽然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按计划生育条例,蒙古族和其他部分少数民族计划允许出生数多于汉族,但“九五”和“十五”期间,除1993年—1995年外,其他年度的人口出生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内蒙古在科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全国有计划发展人口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虽然内蒙古在本世纪初已成功地实现了人口发展的低速增长,但是受人口年龄结构、育龄妇女人数和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发展还有一定的贯性,如果得不到长期有效的控制,生育水平会出现强烈反弹,伴随着高生育水平的出现,人口的高速增长会再度重演,控制人口所取得的成就也会前功尽弃。为此,“十五”以来,内蒙古党政领导把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引导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实现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进而使内蒙古的人口生育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001年到2007年间,全区平均出生率为9. 9‰,而且出生率水平非常平稳,出生率控制在9. 2‰与10. 2‰之间。

低生育水平的实现是计划生育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是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的结果,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促使生育水平向更合理方向发展。

二、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人口素质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同时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反映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人口无论文化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有质的飞跃。

随着“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内蒙古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幅提升。根据掌握的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对比:2005年,全区常住人口中,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重大专以上为7.11%、高中为14.05%、初中为36.72%,分别比1982年提高了6.54、6.6和17.42个百分点;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小学人口2005年占27.36%,比1982年下降5.41个百分点。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05年比1982年提高了23.35个百分点。

文盲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人口文盲率逐年下降,且降幅比较明显。2005年内蒙古文盲率为10.52%,比1982年下降了23.46个百分点,比全国文盲率低1.28个百分点,说明改革开放后,内蒙古教育普及率不仅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受教育程度也大幅度提升,这对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解放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以稳步提高,使得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进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完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加快。2000年内蒙古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87岁,比1990年增加2.85岁,比1982年增加3.18岁。

三、就业总量稳步增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党委、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就业政策,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劳动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全区的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内蒙古经济的巨大发展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就业形势更好地发展,就业结构更趋合理。从1979年到2007年,全区共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83.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5.01%下降到4.00%。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的转制,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自治区政府首先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列为全区政治和经济的一项重大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全区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再就业服务和援助,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推行灵活就业方式,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的5年中,内蒙古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达102万,年均超过20万。城镇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从353万增加到384万.5年累计发放社保、岗位、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资金17.3亿元,惠及266.5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3亿元,惠及10.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仅2007年,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25.1万人,实现了“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2008年,内蒙古将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3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25.4倍。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演变为2007年的12.5:51.8:35.7。而产业结构演进的同时,也带动了内蒙古地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变化。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由1978年的67.10:18.45:14.45转变为2007年的52.64:16.98:30.38。虽然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产业间的人员结构的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开始放缓,劳动力就业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协调的状况。而且,还出现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的现象,当然这种状况与我国的惠农政策以及内蒙古重工业和集约型企业发展过快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就业人口的结构会相应地趋向合理。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掌握的信息, 2005年建立的两年来,农民工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561.51万人。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的压力,但目前人口对资源、环境、经济造成的压力还是不容忽视的。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同时,积极解决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问题,努力协调好新增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使人口与劳动就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