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疆领先增长,东北等6省负增长
日期:2021-06-01 类别:广东 浏览:
根据七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411778724人,成功站稳14亿人口大关(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约7205万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占比达到全国的39.93%(约5.64亿人);西部地区人口占比为27.12%(约3.83亿人);中部地区人口占比25.83%(约3.65亿人);东北人口占比6.98%(约0.99亿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90199万人,占比总人口的63.89%,较六普增长了约23642万人,城镇化率得到显著提升(六普为49.68%);分年龄看,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总人口的13.50%,较六普增长了约7181万人,社会老龄化加剧(六普为8.87%);从性别构成来看,七普与六普数据变化不大,且进一步区域平衡,男性比例由六普的51.27%微降至七普的51.24%(约72334万人),女性比例也随之升至七普的48.76%(约68844万人)。
下文笔者将具体到全国各省的最新人口数据,并结合六普各省数据对比,看看过去十年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流动情况。
广东浙江福建贵州新疆增幅领先
在七普数据未公布之前,大众就已经对全国各省的人口变化有了诸多预判,而其中对于广东省的人口判断出奇一致,那就是稳定增长。
过去十年广东省GDP名义增量达到了65288.11亿元,长期稳居全国省份首位,并于2019年成为我国首个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的省份。
此次七普数据显示广东省总人口数为12601.25万人,占比全国总人口的8.93%,同比2010年六普人数共计新增2170.94万人,同比增速20.8%。其中总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新增人口数均位列全国首位(同比增速位列全国第二,低于西藏的原因是西藏基数过低)。
可以说,作为我国经济第一省的广东如此人口数据表现,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人口增量来看,浙江以1014.07万人的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省份第2名,出色的人口表现也成功追赶超越了六普排在其前位的安徽与湖北,成功升至全国第8位。
浙江省的营商环境一直位列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杭州、宁波等省内主要城市放宽落户政策,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迁入浙江,浙江吸引人口迁入的另一大原因是收入领先全国,2020年全国可支配收入20强城市中浙江省就占据了7个(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嘉兴、温州和湖州),比肩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也让杭州成为部分“逃离北上广”年轻人的首选之地。
其他省份中,新疆以18.5%的十年人口增幅位列全国省份增幅第3位,全国人口排名更是增长4位,403.9万人的人口增量甚至超过了四川、河北、湖南、安徽这样的人口大省十年增量。
实际上新疆地区人口在我国第一次开展人口普查以来,就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过去57年间,新疆总人口增长了近4.3倍。新疆人口保持如此增长的原因有,我国对于少数民族长期实行差别化生育政策。
这里以2010-2018年数据为例,新疆常住人口新增达到305.18万人,增速13.9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87.49万人,增速22.14%,而维吾尔族新增人口达到了254.69万人,增速25.04%;同时随着医疗条件水平的提高,新疆地区的人口死亡率从建国初的20‰下降至2019年的4.45‰。
其他省份中福建和贵州此次七普也表现不俗,相较于六普人口增幅分别达到了12.6%和11%,全国省份排名中均上升2位,暂列全国第15和第17位。
在以上省份人口表现出色的同时,此次七普数据也显示出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大量外流的现状。
东3省甘肃山西内蒙古6省人口负增长
虽然部分关注全国人口数据的朋友预料到了此次东三省的人口表现,可共计约1100万人的人口流失还是令大家感到意外。
其中位于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以-16.9%的人口增速位列全国省份倒数第一位,十年时间共计有646.21万人流失,全国人口排名更是下降5位暂列第20位;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以-12.3%和-2.6%的人口增速紧随黑龙江之后,十年人口分别下降338.88万人和79.65万人,吉林省全国排名下降3位,辽宁省人口排名虽未改变,但与身后追赶上来的福建省仅领先105万人,十年前两省间的差距可是685万人。
东三省人口外流的原因与环境保护、产业转型、气候天气以及不断走低的出生率和不断高企的离婚率息息相关,且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其他省份中内蒙古、山西和甘肃的人口也出现了负增长,实际上在六普时这三省的人口还未出现负增长,但随着近年来全国主要城市逐步放宽落户政策,三省中与邻近较发达邻省省会的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明显人口外流现象,同时也与省内面积广域、省会城市经济带动辐射能力不足相关。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