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45岁
日期:2020-09-16 类别:中国 浏览:
厦门总人口从1950年的45.41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411万人。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1950年厦门人口死亡率达到17‰以上,婴儿死亡率高达46.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6岁。到2018年,厦门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3.1‰,婴儿死亡率2.2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80.75岁,其中男性78.32岁,女性83.48岁。2018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1950年高近45岁,年均增加0.66岁。
人口素质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人口在这两方面双双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8年厦门人口的文盲率,即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4.3%,比1964年的29.1%下降了24.8个百分点。同期人口受教育程度则大幅提升,平均每十万人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人数由1560人上升到17724人,增长10.4倍。
总体而言,厦门的家庭户规模日趋小型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厦门市的家庭户规模分别为4.46人、5.12人、4.65人、4.05人、2.94人、2.42人。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2018年厦门家庭户规模为2.62人,比2010年略有提高。
目前来看,“两口、三口之家”是现代家庭的主流结构,2018年全市2-3人户占所有家庭户的44.4%,单身户占比也高达29.6%。
1950年厦门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3人,到了2018年,人口密度已提高到2417人,增长6.1倍。近年来,随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岛外四区发展日新月异,岛外新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全市人口也逐渐向岛外拓展。2018年,厦门市岛内外人口分布出现转折,岛内人口开始少于岛外人口,岛内人口比重降至49.8%。不过,岛内人口密度依然很高,达到每平方公里12951人,是岛外人口密度的9.7倍。
与此同时,厦门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城镇化率从1950年的45.02%提升到2018年的89.1%。
此外,厦门的人口性别比日趋扩大。简单来说也就是男性渐多,女性渐少。从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厦门的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分别为99.19、99.45、101.42、106.84、107.09、107.83,总体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2011年至2018年,因为外来男性人口的增多,厦门市人口性别比逐步提高,2015年达到最高113.2,2018年回落至112.2。
同时,厦门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比重从1953年的36.1%下降到2018年的17.99%;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53年的2.66%上升到2018年的6.28%。总抚养比由60.48%下降到32.04%,相当于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老少人口由1953年的60人减少到目前的32人,也就是说,目前厦门仍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中青年人较多,老年人和少儿较少,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的社会负担较轻,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不过,2018年厦门市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6.28%,开始接近7%的国际标准,人口老龄化开始显现。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