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常住人口346082人!
日期:2021-06-07 类别:四川 浏览:
二、普查主要数据
【数据1】常住人口。全州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485835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25550人,增长7.18%,年平均增长率为0.70%,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5%下降0.3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州人口10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减缓。
【数据2】户别人口。全州共有家庭户1411269户,集体户44883户,家庭户人口为4588884人,集体户人口为26947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2人减少0.47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数据3】人口地区分布。17个县(市)中,常住人口超过90万人的县(市)有1个,其余的县常住人口都在40万人以下,其中常住人口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有5个;在2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有5个;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有6个。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县(市)是西昌市、会理县、冕宁县、会东县、盐源县,合计占全州常住人口比重为49.43%。从五大片区看,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常住人口为1540740人,占31.71%;南向开放一体化发展区常住人口为920906人,占18.95%;大凉山脱贫奔康示范区常住人口为1266876人,占26.08%;北向联动发展区常住人口为665995人,占13.71%;大香格里拉农文旅绿色发展区常住人口为463842人,占9.5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3.52个百分点、南向开放一体化发展区下降2.31个百分点、大凉山脱贫奔康示范区上升0.08个百分点、北向联动发展区下降0.21个百分点、大香格里拉农文旅绿色发展区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中,西昌常住人口占比比2010年上升3.94个百分点,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凸显。
【数据4】性别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484347人,占51.14%;女性人口为2374012人,占48.86%。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09下降为104.65。我州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数据5】年龄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42839人,占27.64%;15-59岁人口为2911088人,占59.92%;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4432人,占12.4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0839人,占9.4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3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9个百分点。我州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数据6】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917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566人增加到6776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6.41年提高至7.41 年,文盲率由14.03%下降为10.80%。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州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巩固义务教育等措施取得的积极成效,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数据7】城乡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795575人,占36.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062784人,占63.0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548025人,乡村人口减少222475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44个百分点。10年来我州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数据8】流动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265603人,跨省流入人口为55316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21028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61722人,增长109.58%。我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和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集聚,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人口是发展的基本要素,七人普全面查清了我州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凉山将充分利用这次人口普查获得的大量宝贵数据资源,深入开展普查数据整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尽快通过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为凉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撑。
凉山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解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在站上“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前夕所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州各级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全体普查人员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广大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凉山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效地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平稳地完成了挨户采集逐人登记的系统工程,最终获取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形成了扎实的数据公报。这为我们进一步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更长远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及时珍贵的数据支撑。
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实现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的新突破。首次全面采用了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由普查员使用电子设备采集,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首次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对普查数据开展精细化比对核查;首次利用电网大数据开展空户核查,利用手机大数据对普查数据剔重和对流动人口分布等信息进行测算和评估;首次在全国集中部署数据处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对数据进行全流程的安全管理和数据加密,切实保护了个人信息安全;首次对普查人员实行线上集中统一管理;首次采集了公民身份号码,全面获取了户口整顿资料,并与普查结果进行精准比对。依靠着推陈出新、多管齐下的质量控制举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体上契合了求真求实、不重不漏的顶层设计“初心”,高质量普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特别是在全州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环境下,交出这样一份“答卷”更是殊为不易。
从人口总量上看,我州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减缓。
全州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485835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25550人,增长7.18%,增长幅度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3.13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率为0.70%,增长幅度高于全国0.17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0.30个百分点,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5%下降0.35个百分点。
从全省各市州情况看,凉山州常住人口仅次于成都、南充、达州、绵阳,列全省的第五位;十年人口增量和增速仅次于成都,均列全省第二位;占全省比重上升0.17个百分点,在3个比重上升的市州中仅次于成都,列全省第二位。
从年龄结构情况来看,我州年龄结构呈现“两升一降”,人口优势明显。
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42839人,占27.64%,占比高于全国9.69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11.5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为2911088人,占59.92%,占比低于全国3.43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2.2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4432人,占12.44%,占比低于全国6.26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9.2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0839人,占9.49%,占比低于全国4.01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7.44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3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9个百分点。我州少儿人口比重占比大,列全省第一位。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稳定型,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州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迅速提升,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917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566人增加到6776人,提高了90.0%。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6.41年提高至7.41 年,提高了1年,提高幅度比全国高0.17年、比四川省高0.11年。文盲人口(主要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2.5万人,比2010年减少11.1万人,文盲率由14.03%下降为10.80%。受益于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利好政策,凉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年不断提高。十年来全州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巩固义务教育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我们既看到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差距,凉山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各类受教育人口人数来看,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67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691人,比四川省平均水平低649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686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227人,比四川省平均水平低6440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273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775人,比四川省平均水平低871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41783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016人,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10466人。教育仍是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按照国际的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这个比例超过14%,就是深度老龄化;超过20%,就是超老龄化社会。从这次普查的情况来讲,凉山65岁以上常住人口达到9.49%,按照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
我州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老年人口规模适度。从这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来讲,2020年我州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达到604432人,占我州常住人口总量的12.44%。比重仅高于甘孜州,列全省第20位。二是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有460839人,占我州常住人口总量的9.49%,比重仅高于甘孜州,列全省第20位;占比低于全国4.01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7.44个百分点。三是老龄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全省。2010年到2020年,凉山州65岁以上人口这10年上升了2.39个百分点,比同时期全国要慢2.24个百分点、比同时期全省要慢3.59个百分点。四是多数县(市)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州。全州除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这六个县(市)以外,其他11个县老龄化程度都低于全州。
老龄化是当前我州乃至全省全国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从挑战方面来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老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从人口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州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265603人,跨省流入人口为55316人,省内流动人口为121028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61722人,增长109.58%。10年来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受水电移民、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等因素影响,异地就学及养老流动加剧,人户分离人口情况日趋普遍。另一方面由于我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务工、经商等创造了条件,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劳务输出大幅增长,也导致劳务输出大县当地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低。
从区域分布看,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和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集聚。
全州常住人口中,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西昌市、德昌县、冕宁县)常住人口为1540740人,占31.71%;南向开放一体化发展区(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常住人口为920906人,占18.95%;大凉山脱贫奔康示范区(昭觉县、布拖县、金阳县、美姑县、雷波县、普格县)常住人口为1266876人,占26.08%;北向联动发展区(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常住人口为665995人,占13.71%;大香格里拉农文旅绿色发展区(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463842人,占9.5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3.52个百分点、南向开放一体化发展区下降2.31个百分点、大凉山脱贫奔康示范区上升0.08个百分点、北向联动发展区下降0.21个百分点、大香格里拉农文旅绿色发展区下降1.08个百分点。区域中心西昌市常住人口增加24.3万人,占全州增加总量的74.52%,比重比2010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凸显。
微海报>>>凉山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