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 对山东意味着什么?
日期:2020-11-26 类别:江西 浏览:
广东以1.1521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山东1.007亿常住人口紧随其后,河南以9640万常住人口名列第三。
而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2019年年末,河南总人口10952万人,超过山东、广东,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末,广东户籍人口约9653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从单个数据看,山东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均超1个亿,居全国第二位。但总体看,确是全国唯一“双过亿”省份。
近几年,山东常住人口平稳增长,2017年突破1亿,同比增量59.19万人。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山东全省出生人口174.9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1/10,年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首次双双突破1亿人。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0005.83万人,超过河南,仅次于广东省,成中国第二人口大省。
对山东来说,常住和户籍人口“双过亿”,消费潜力是巨大的。
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国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0427元,增长8.8%。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庞大市场规模、巨大消费潜力,是山东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的强力支撑。
人口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创造创新的源头,同样还是资产价格的长期支撑。这正是近年来抢人大战层出不穷,从争抢高学历人才到争抢劳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所在。
山东是人口大省,具备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为人才强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同时,山东具备雄厚的经济与产业基础,高端创新资源汇聚,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随着国际国内人才发展新变化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预计“十四五”期间人才竞争将进入更加胶着的状态,将逐步从部门间、城乡间、省际间上升到国际间,尤以省际间竞争更为激烈,山东人才强省建设将面临诸多严峻考验。
城镇化率61.51%,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51%。
61.51%,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大关。
分省份看,截至2019年末,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重庆、福建、内蒙古、山东、湖北、黑龙江等13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超过了60%。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排名前三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80%。
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51%,比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60%高0.91个百分点,在全国整体处于中游水平偏上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还有18省份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山东城镇化进程加快。2017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2018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1.18%。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1%,比上年末提高0.33个百分点,16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50%。目前,山东全省形成了2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75个小城市均衡分布的空间体系。
那么,山东城镇化率还有多少上升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城市化率达到75%—80%,城市化进程才进入尾声。以此数据衡量,山东61.51%的城镇化率,还有十几个百分比的上升空间,以山东1亿人的人口规模来看,意味着山东还应有1500万到2000万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空间较大。
城镇化率提高一个重要推动因素,那就是政策导向。山东共有14个地区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数量全国最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有序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济南成为全国第三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省会城市。淄博市、滕州市、邹平市以居住证为载体,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随着户口放开等鼓励政策的实施,山东城镇化率预计未来会有较大提升。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